本會成立緣由是一群中部的醫師、治療師、大學教師和家長們有感於醫療科技發達的今日,社會大眾對不專心過動症的孩童(ADHD)仍舊有著許多誤解和偏見,加上醫療服務的侷限以及照護需求的迫切,因此在陳錦宏醫師的號召下成立「心動家族」(不專心好動家族)來協助易分心好動的兒童及其父母,提供最新的醫學知識,分享有效的教養方式以及促進彼此的成長支持。
多年來,心動家族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衛教講座、親子工作坊和相關活動從未間斷,從而逐漸摸索出結合專業與親職雙軌力量發展成的完整照護經驗與系統。這樣的經驗和系統不僅有效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增強孩子的自信,同時也減輕父母的負擔,使父母更有能力和策略發展良善的親子關係。
隨著參與人數不斷增加,我們深覺必須擴大及深化服務對象和範圍,因此在2015年1月,一個以照顧家族概念為出發,協助易分心好動及其他情緒行為困難的孩童及青少年(妥瑞氏症、憂鬱焦慮、自閉症等等)的全國性協會誕生了,為延續心動家族的精神傳承,我們將協會取名為「社團法人台灣心動家族兒童青少年關懷協會」。
本會為依法設立之非營利公益團體,以協助特殊兒童青少年家庭培力及舉辦相關親職活動為宗旨。我們主張有能力的涵容環境,如家庭與學校,才有能力協助需要支持的孩童成長,因此本會結合專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大學教授等專業人員及孩童家屬,以實證研究知識為基礎,從家族照顧概念出發,常態性提供各種支持與教育協助,透過課程分享、舉辦活動等多元模式,積極協助易分心過動症和其他情緒行為困難的孩童及其家人,讓長期不被關注的情緒困擾兒童和青少年能夠更健康、更自信、更有尊嚴的成長,提供父母良善有效的教養互動方案,並積極協助整合相關資源。
讓父母成為好父母、老師成為好老師、孩子成為好孩子
協會所舉辦的活動不再僅有中南部,2019年更是擴展與北部及東部的醫療診所、醫院及學校聯合舉辦講座、與醫師座談會等相關活動。主要服務對象除了孩童青少年及家長之外,也將團體的方式帶入校園並且多次舉辦以學校教師為對象的與醫師面對面座談。
創會理事長 陳錦宏醫師曾表示,症狀只是遮掩的表象,而非等同孩子的全部,表象下的能量才是這些孩子的本質,只要透過照顧者與治療者的共同行動來解除症狀的封印,這些掩蓋的本質將浮現成令人讚嘆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