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9
今天FB浮現了兩年前,2017.4.27留下的文字,那是兩年前在嘉義長庚醫院辦完ADHD家族聚會的感想,其實我已忘了寫過這些。
好巧,兩天前,2019.4.25 ,我們在同一個場地又辦了同樣的活動,仍然是溫柔美麗的迦蜜社工(長得和電視劇:我們和惡的距離的社工演員差不多漂亮)籌畫,現在來的人越來越多,近50個照顧者,時間總是不夠。
這次很特別,來了其他機構的社工以及學校老師。這是第一次辦醫師面對面這種非演講的互動團體中,有不同於家長的參與者發言,社工因為她的個案進少觀所,想要問治療是否能幫助將來減少犯罪的可能,老師則無助地問孩子習慣在學校樓上丟東西能怎麼辦。
我說,住院醫師時遇過一位老師,當這樣的孩子 出現在班上後,她從來沒睡好覺過。
大部分家長來自嘉義,也有台南及雲林來的。自閉加過動的孩子,被老師不斷罰寫的孩子,怎麼辦。說著說著,仍然是哽咽了起來。
很多還是問藥物,病因,其他療法等等,家長彼此間會給建議與分享,爸爸說忍不住修理小孩時較快有效,媽媽馬上吐槽修理後在別的地方更亂。
今天假日診,一位參加活動的媽媽說,她之後不會再抱怨老師了,她說自己小孩比參加的老師描述的孩子還要多問題,她聽到老師的描述,第一次想到老師也是很無助,而且老師還要面對那麼多人,也是需要被幫忙。
近三個小時未停的對話,回家後才發現喉嚨啞了。
然後我們的Line群組,超過1000人,所以開了第三個群組。
因為這些總總,這種團體辦了11年,不曾停下來。
(陳錦宏醫師)
———————————————
2017.4.27
慢慢的溫暖
今天,我和溫柔的迦蜜社工師在嘉義長庚醫院舉辦的ADHD家族聚會,和許多ADHD家庭們見面,聽他們的分享,解答他們的疑問,大家聊得意猶未盡,原本兩個小時的時間一直一直延到近三個小時才終於勉強結束。
我一直喜歡這種形式和大家如此見面,沒有外面有人候診的問題,可以安安心心慢慢說慢慢聽,然後就會聽到相似的故事在發生,然後還是再看見ADHD媽媽的眼淚。
然後我就會再想起,為何要成立心動家族的起源,然後看見大家知道因為有這樣一個家族,又充滿了勇氣與能量回去繼續幫助自己的孩子。
今天,一位奶奶來聽,她是隔代教養的孫子一直有問題,奶奶非常認真聽及問,而且理解的非常清楚,然後在分享時我才知道今天是孫子的學校,嘉義的宣信國小的校長開車帶她來的。這個國小是嘉義市第一個找我去演講的小學,而校長居然可以關心小孩到這種程度。
聊著聊著,跟大家講我們協會的Line上有許多家庭在互相分享支持著,然後大家就搶著要加入,然後才知道已經滿了。是的,一個Line 的上限據說接近500,就這樣滿了,顯然要開第二個群組。
這個群組由ADHD心動家族的家庭們自己成立,自己管理(主要由幾位家長理監事們在負責),有些感動的內容秘書會寄給我看,我是驚訝不已,好療癒的時空,晚上11點有媽媽在戰完小孩、婆婆然後先生後,說走不下去了,馬上有幾十位成員上去一直鼓勵,分享,同理,提供方法,那能力簡直就像心理專家,然後一個孤獨的危機就這樣被大家的善良承接了起來。
我坐著高鐵回家,望著窗外的嘉南平原慢慢往後,那種慢慢領略的溫暖,那種很多人在一起做一件事的情緒,這個時候、這種感受,彷彿是一種特權,讓身為一位兒心醫師擁有一個得以繼續走下去的理由。
-給春惠及所有兒心醫師
陳錦宏醫師